
微光譜子宮內膜監測系統-臨床試驗受試者招募

筑波醫電
2023年03月30日至04月01日「智慧城市展 Smart City Summit & Expo」盛大展出,智慧醫療是今年高雄展重要特色,本活動首次結合南臺灣9大醫療院所,共同打造一個「永續醫療X希望無限」的高屏新醫療服務。
集結各大醫療院所特色 展現中南部智慧醫療應用
近年南部醫療界正積極推升在地醫療產業及醫療品質,南部以中小型院所為主,本醫療產業盛會匯集參與醫院,群策打造南部智慧醫療產業聚落。筑波醫電開發智慧醫院上傳方案,本次特別展出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Spark數位麻醉紀錄系統、看得健100智慧眼科上傳系統,透過現場讓觀展長官與民眾體驗、實務案例分享傳遞數位醫療應用。以不改變使用者手寫的習慣,將手繪圖病歷電子化;搭配DS智慧上傳閘道器完成儀器串接,解析數據並結構化保存,在國內麻醉科、眼科、牙科等皆有導入成果。
數位與淨零雙軸成效 推動永續ESG目標
筑波醫電的智慧醫療方案能達成表單電子化、無紙化之目標,符合本次展覽體現高屏地區醫療院所推動數位與淨零轉型的成效,呈現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理念。數位病歷表單可簡化看診流程、免感熱紙印出、定時接收數據及提升醫療品質,以達永續經營。結合InfinityAI平台技術,筑波醫電醫院整合方案及雙眼龍熱像儀已經導入國軍岡山醫院麻醉科、高雄凱旋醫院等,另以VOTEM生理監視器用於軍醫救護車體系資料即時傳輸,其所開發的核心技術可用於醫院病歷資料庫AI大數據分析與遠距健康照護。
高雄市是新南向政策推動的關鍵樞紐之一,本次活動邀請中央部會長官、新南向與歐洲外賓等國家蒞臨體驗筑波醫電方案,可有極佳國際潛在發展。疫情期間筑波醫電已與美國、日本、越南等接軌,亦將掌握EMR趨勢將智慧醫院應用輸出南向國家。
近年國際間分析報告指出,健康醫療可使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競爭力、生產力、未來稅收、生醫創新提升,面對後疫情時代,投資強化健康醫療的公共支出已成為全球趨勢。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邀請相關醫藥公學協會於2月24日(五)假政大公企中心共同舉辦「增加健康投資.強化國家競爭力」高峰論壇,由台灣醫務管理學會/新光醫院洪子仁理事長/副院長主持2023台北健康照護宣言儀式,筑波醫電獲邀使用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簽署。
新光醫院與筑波醫電MOU締結 參與跨健康場域對話
去年雙方簽訂MOU締結AI智慧醫療整合方案等合作,許深福董事長表示:「筑波醫電很榮幸受新光醫院邀請,將Uniiform使用於此儀式,本公司致力於智慧醫院系統上傳整合,將與各界共同為健康永續努力」。Uniiform以藍牙方式將紙本手寫資料直接電子化保存,保留手寫習慣,已導入大量手繪圖的科別,亦適合各產業應用 (如:合約簽署、金融業、農牧業、製造業或實驗紀錄等),本次用於台北健康照護宣言簽署,將歷史性的一刻數位化呈現。筑波醫電與新光醫院暨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共同參與此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的論壇,聚焦強化健康投資的議題,期待在MOU產、官、學的合作基礎下能進一步以自身研發能量,結合醫師專業攜手執行「健康上的支出是一項強化生活品質、幸福與繁榮的投資」理念。
健康投資接軌國際 強化國家競爭力
本活動社團法人台灣醫務管理學會洪子仁理事長特邀請台北市日本工商會、歐洲在臺商務協會,讓世界看見台灣對健康與智慧醫療的投資。論壇分享健康永續投資之理論與挑戰,結合海外專家實務經驗切磋強化國家競爭力。新光醫院設有智慧醫療推動委員會,為智慧醫療與資訊安全管理的領導者;筑波醫電打造AI人工智慧建模應用、以提升醫護與病患醫療品質,實現回饋社會。宣言中籲請政府於2028年前達到醫療保健支出佔GDP從6.2%成長到8%以上為目標,儘速與國際接軌,強化國家競爭力,加速推動台灣成為全球醫藥衛生、生醫創新與經濟成長的領頭羊。
本次儀式讓世界看見台灣健康永續與智慧醫療成果與能量,筑波醫電期許將Uniiform、其他AI智慧醫療、太赫茲 (Terahertz, THz) 與新光醫院共同推廣,掌握國際EMR趨勢提升醫療品質、打造全民健康。
筑波集團從3C到3醫,基於20年無線通訊、IoT軟硬體整合經驗,開發智慧醫院上傳、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測試等方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及瑞典Linköping University (LiU)林雪平大學率團來訪交流,參觀智慧醫療、太赫茲(Terahertz, THz)應用及半導體方案應用成果。
產學跨界平台鏈結半導體創新材料應用
陽明交大承接國科會化合物半導體重大發展計畫之一,將碳化矽(SiC)、氮化鎵(GaN)與氧化鎵(Ga2O3)等新材料應用於Power IC、RF,藉此開發鏈結創新材料、軟體服務及設計平台成果,並透過跨產業與學術交流活動促成跨界合作。林雪平大學薄膜物理團隊(Thin Film Physics Division)對薄膜進行應用啟發的基礎研究,從根本上了解材料特性和鍍膜行為,並學習如何通過新的合成和加工方法使材料性能更好。研究涉及新型多功能材料的設計,用於硬質耐磨塗層、能源材料、磁性材料、電子產品、中子束繞射材料、寬帶隙半導體等。
陽明交大洪瑞華教授肯定:「筑波有別於其他材料檢測的公司,雙方能合作將THz技術用於非破壞性檢測、材料缺陷等分析,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則對教學輔助非常有幫助」;林雪平大學的團隊表示:「筑波智慧手寫輔助系統及材料檢測技術令人印象深刻,若能加入光偏振的THz橢偏儀技術,將能更進一步提升檢測技術應用層級並更廣泛的被用於半導體晶圓測試市場」。
筑波集團三大即戰力:無線通訊、智慧醫院、半導體整合測試
筑波集團致力於無線通訊、RF量測儀器設備、高頻、電子元件/模組等整合測試方案。自2014年起投入智慧醫療領域致力於早期病變精準醫療之篩檢技術與設備研發,結合AI開發Uniiform、智慧上傳閘道器(Data Stream, DS),各科別整合上傳方案如Spark智慧麻醉紀錄系統、看得健100智慧眼科紀錄系統、牙科。在半導體測試領域,筑波的THz技術之TZ-6000用於半導體晶圓測試市場,並與美商泰瑞達Teradyne攜手推廣Eagle Test System (ETS)系列,針對第三代半導體高電壓、高電流之車用測試提供整合設計,滿足各產業鏈客戶需求。
本次交流亦邀請TeraView 的科學家Dr. Philip F. Taday共襄盛舉,Teraview的電光太赫茲脈衝反射儀(EOTPR) 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隔離技術來檢測積體電路中封裝故障和監測封裝品質,是廣用作為積體電路封裝非破壞性缺陷檢測首選。藉由跨領域的切磋開創先進半導體材料研究、業界創新應用。
國家醫療品質獎(National Healthcare Quality Award, NHQA)深耕臺灣醫界20多年,為全國最具權威性的醫療品質競賽,旨在樹立醫界醫療品質的卓越典範,本次頒獎典禮在1月12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登場,超過百家機構的醫院代表與會,筑波醫電為Spark智慧麻醉紀錄系統導入成果獲肯定於頒獎典禮展出。
筑波集團從3C到3醫 無線通訊跨智慧醫療
筑波集團擁有20年無線通訊、IoT軟硬體整合經驗,自2014年起投入醫療領域,致力於精準醫療之早期病變篩檢系統與設備研發。結合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與智慧上傳閘道器(Data Stream, DS),開發用於醫院各科別如麻醉科(Spark智慧麻醉紀錄系統)、眼科(看得健100智慧眼科紀錄系統)、牙科等病歷電子化與醫療設備資料上傳整合。筑波醫電已與台灣各代表性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AI智慧醫院與太赫茲(Terahertz, THz)研究合作。
病患資料數位化 打造麻醉科示範場域
Spark獲得許多醫院欽賴,導入新光醫院、輔大醫院、振興醫院、國軍岡山分院、台中榮總等。一般的麻醉紀錄大多仰賴人工書寫,需定時抄寫儀器資料,但面對複雜的手術環境且又要照護病患的同時,易造成醫護人員負擔或資料疏失,故如何精準紀錄病患生理資訊且提升照護品質為重要挑戰。Spark以iPad平板來取代紙張,將表單數位化,可結合手寫(Apple Pencil)完成資料輸入,透過智慧上傳閘道器Gateway(DS-100A),可解析多端醫療設備(如生理監視器、麻醉機)資料,並定時上傳記錄麻醉事件和內容,Spark將手術麻醉資訊數位化,除了提升醫療效率亦讓醫護人員專注病患照護,介面簡單使用者可易上手,且利於大數據資料收集。
本次活動副總統賴清德、醫院長官親臨,給予正面評價及肯定,針對此Total Solution對台灣未來智慧醫療發展能創造標竿價值。眺望2023年,數位醫療是全球醫療趨勢,筑波醫電盼藉由自身的醫材研發能量及與產醫的合作綜效,共同推廣醫療產業的數位轉型。
2023瑞兔年開年,竹玻和筑波相遇踫撞出「玉兔迎春.百花齊放」藝術火花!竹塹玻璃協會今(1/4)日在竹科生醫園區的筑波藝廊,盛大舉辦該協會 2023年會員聯展開幕儀式,計有16位老師熱情參與,共展出30件精彩新作,筑波醫電董事長許深福特別撥冗共襄盛舉這場藝術盛會,並致詞歡迎藝術家們在筑波藝廊展出創作,許深福董事長在現場與竹塹玻璃協會員藝術家們交流互動。
竹塹玻璃協會2023年「玉兔迎春.百花齊放」會員聯展的每件創作,均讓人驚豔讚譽「天斧神工」精湛技藝,尤其此展更安排在筑波藝廊寬廣遼闊的視野空間展出,竹玻新作和筑波藝廊兩者合而為一的藝術體現,更為2023新的一年帶來「鴻兔大展」磅礡好運!
以「花」為主題的竹塹玻璃協會2023年會員聯展,展出的創作新品包含多種玻璃加工技法,竹塹玻璃協會表示,此次聯展可謂係該會近年來首次以多種技法呈獻單一主題的玻璃藝術展覽,此次展覽期間2023年1月4日至3月31日,同時將在竹塹玻璃協會官網,進行線上全球無時差開展。
竹塹玻璃協會表示,這次會員聯展以「花」為主題,主要是透過創作者展出的作品,在疫情逐步過去的未來,各行各業都能「玉兔迎春,好運年增;百花齊放,欣欣向榮!」同時,並在充滿科技氛圍的竹科筑波藝廊展出,透過玻璃藝術不同技法呈現花的多元美感,並以不同於傳統的視角,體現玻璃的工藝之真善美,提供觀賞者春即假期來趟心曠神怡的玻璃藝術之旅,忘卻疫情所帶來的煩惱和不安。
竹塹玻璃協會這次參與聯展的會員老師們,包含:以獨特還原技法為玻璃創造七彩金屬光澤的邱文虎老師、擁有超過20年以上中西畫功底與藝術涵養的莊蓮子老師、屢次於包含金玻獎在內等國內外比賽中取得絕好成績鄭木連老師、玻璃與光的創造師黃順樂老師、近期剛結束國會個展的張雅婷老師、浸營玻璃熱塑加工超過40年的謝明志老師、將玻璃玩出童趣擅於用玻璃訴說童話故事的陳靜智老師、獲頒台灣工藝之家並完成新竹城隍廟前魚池錦鯉造景而享譽國內外的林瑤農老師。
除了前述幾位會員老師之外,還有包括:脫蠟琉璃鑄造大師李財旺老師、與目前擔任教職努力培育玻璃產業接班人的黃瓊儀與許鈞淵老師、多次獲得國內外設計金獎專長於立體產品造形設計、金工藝術創作的杜嘉琪教授、台灣玻璃柿子大王美稱的謝秋福老師及新竹地區熱塑工藝大師李連春老師與呂淑燕老師等共計16位老師熱情參與。
新年伊始,筑波藝廊將於2023年1月4日起舉辦「瞬影.永恆」暨竹塹玻璃協會會員聯展。擁有很多鳥類生態攝影家的「拍鳥俱樂部」,這次由會員聯合展出鳥類作品,拍鳥俱樂部更邀請台灣國內知名鳥類生態攝影觀察家展出,精湛作品精銳盡出,包括國家級網球教練王國衍。展出作品內容涵蓋臺灣特有種以及臺灣所拍攝到相關鳥類,期藉由交流攝影技術,透過攝影家鏡頭與社會大眾一起走入大自然認識五彩繽紛的鳥類世界,以推動生態旅遊與推廣生態教育,經由生態攝影認識鳥類的特性及棲息地的重要創造多贏。
筑波藝廊表示,策展目地在於讓民眾了解鳥類生態保育是如何與人類生活環境息息相關,藉由聯展來認識飛羽之美,進而喚起民眾愛護生態與愛惜臺灣土地的心,歡迎全國愛好鳥類生態及攝影雅好的民眾,於展覽期間踴躍前來觀賞。本次,書畫藝術家黃晉堂老師長期觀察記錄鳥類,也以畫筆呈現其豐富多姿的生態,希望藉此能讓民眾了解鳥類生態保育是如何與人類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進一步喚起民眾愛護生態與愛惜臺灣土地的心。
此外,竹塹玻璃協會的十六位玻璃藝術家也將以「玉兔迎春 百花齊放」為題同檔登場,於2023年1月4日至3月31日期間假筑波藝廊舉辦 2023 會員聯展,本次展出三十件精彩創作,以「花」為主題,象徵各行各業在疫情後都能百花齊放,欣欣向榮! 匯集16位玻璃藝術創作者的每件作品皆為全新創作或得獎之作,包含多種玻璃加工技法,亦為本會第一次以多種技法呈獻單一主題之玻璃藝術展覽,此次展覽亦同步於竹塹玻璃協會官網進行線上全球無時差開展。
展期:2023/1/4~3/31,時間:周一~周五9:00~18:00。茶會:2023/1/4 14:30。
台灣德爾鉻醫療器材有限公司(Dräger)與筑波醫電(ACE Biotek)11月1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台灣本地客戶打造智慧型手術室及呼吸照護病房在醫療設備連線領域將開展業務合作。Dräger作為全球重症醫療照護設備的領導廠商,進入臺灣市場近20年並持續向本地客戶供應德爾鉻品牌的麻醉機、呼吸照護及手術室專用設備,現有意聯合筑波醫電的多功能智慧資訊上傳系統(Data Stream, DS)向本地客户提供智慧醫院設備連線及數位表單整合方案。
科技結合醫療之「智慧醫院示範場域」
筑波集團(ACE Group)從3C到3醫,擁有20年無線通訊整合經驗,特別開發DS無線技術智慧資料上傳,針對醫院常用到的醫療儀器設備 (如:生理監視器、麻醉機、洗腎機、呼吸機及AED電擊器等) 進行病患資料的擷取解析,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上傳到醫療資訊系統。結合如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等病歷電子化方案,目前已用於台灣各大醫院如手術室、麻醉科、牙科、眼科等,大幅減輕醫護人員負擔、提升病患照護品質。筑波醫電董事長許深福表示,期望透過此次與德爾鉻的合作,建置麻醉機、呼吸照護及手術室設備等醫療設備整合方案,並結合中央站設置與遠距監測,並將AI醫療資訊數據分析導入,塑造打造「AI・智慧醫療場域」。
落地接軌「將科技轉變為生命的技術」領域品牌
台灣德爾鉻(Dräger)以創新理念開發各項臨床應用布局190多個國家客戶,製造醫療和安全科技產品。德爾鉻開發先進的醫療呼吸器,創新的重症照護呼吸器和肺部監測儀,高效能的呼吸器能提供有效通氣治療的完整解決方案,並著重加護病房(ICU)患者呼吸管理。麻醉機不但符合人體工學、操作方便,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設定,可為手術患者提供保護性通氣,進而降低術後發生肺部併發症風險,搭配筑波醫電上傳系統可將所有與患者資料傳輸到整合式麻醉機工作站。針對手術室的應用,使用創新的設備及監測儀,以直覺操作的使用者介面打造理想的手術室環境,手術全期照護產品組合達到高品質及高效能的麻醉和手術程序、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安全性和效率。本次與筑波醫電合作備忘錄簽署著重於德爾鉻呼吸機、麻醉機、手術室設備等與醫院資訊系統的互聯,德爾鉻AAA區域醫療市場部負責人Michael Grossmann表示,與筑波醫電的合作將為德爾鉻重症醫療產品互聯功能創造新里程碑,達到「跨設備整合式醫療資訊系統」之市場推廣,希望臺灣本地的創新嘗試在未來對其他市場也產生積極影響。
本次雙方跨界合作為2023年啟航,將造福重症醫療市場病患,以國際競爭力的大品牌,結合本土優異的科技公司,打造智慧醫院模範。
筑波醫電基於過去20年豐富的無線通訊軟硬體整合經驗,開發各項智慧醫療及上傳整合系統。「看得健100」智慧眼科紀錄系統整合「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與「資料串流系統(Data Stream, DS) 」,導入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於12月1日至4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Expo Taiwan」展出。
一般眼科看診必須仰賴紙本病歷的遞送到各檢查室,或列印出有檢查數據的感熱紙黏貼在病歷上,醫院需花費病歷調閱遞送的人力與時間,且醫師需等候紙本病歷送回診間,紙本數據也無法長久保存,故簡化看診流程、減少成本及病歷電子化為重要議題。「看得健100」智慧眼科紀錄系統的三大特色為免感熱紙、無紙化、資料結構化,可以與檢查儀器串接,自動接收數據並上傳平板,醫師可以在診間即時查看。搭配Uniiform手寫系統,書寫診斷後連同檢查數據儲存上傳,將病歷電子化保存。Uniiform適合需大量手繪圖的醫師使用,藍牙筆以不改變使用者的書寫習慣設計,數位化手寫表單。
除了眼科的應用,本次展覽亦展示「VOTEM愛多芬病患生理監視系統」,能即時正確記錄並顯示病患生理訊號。筑波醫電提供一個整合方案Total solution,串接Uniiform、DS、中央監控站及呼吸器,將資料即時上傳至醫院資訊系統儲存。結合數位護理表單,免去人工定時抄寫、提升病患照護效率、降低失誤。
新竹馬偕醫院表示:「看得健100能讓眼科醫師在診間直接看到檢查室數據,提升看診效率」。筑波醫電持續推廣智慧醫療至各大代表性醫院、診所,導入眼科、麻醉科、牙科、呼吸照護等科別,大幅減少人力成本與時間,落實數位醫院發展。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醫護人員不足、工作量大增,醫療量能受到空前挑戰,與此同時也加速發展出遠距看診、AI輔助診斷、智慧手寫輔助等勾勒出智慧化醫院的斬新醫療樣貌。筑波醫電深耕醫療領域已久,投入相當研發人力,不論是專利取得、醫院合作以及在醫療機構導入智慧化系統;還是與醫學中心及一、二線醫院(馬偕、慈濟、臺大、榮總等)深度合作的落地實績都非常亮眼,在12/1~4「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Expo Taiwan」多點放閃。筑波董事長許深福表示, 百年大疫期間, 為了讓醫護人員工作更有效率,聚焦精力放在病患身上,筑波致力於所有文書工作、資訊流程應用現代科技解決,將電子病例、AI設備協助儀器數據上傳,不僅使得資料更加精準,而且所有資料可以一次到位。
筑波一小步,台灣醫療品質一大步。資通訊起家的筑波醫電,憑藉專業經驗涉足醫療領域,成功將AI導入智慧化醫院,減少醫護人員在文書處理方面的負擔,經由長期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累積大量醫學數據,助力醫療品質提升、進行相關研究,同時減輕醫師、醫護人員的工作重擔。筑波醫電12/1~4參加醫療科技展,受邀展出「看得健100」智慧眼科紀錄系統整合-「Uniiform智慧手寫輔助系統」與「資料串流系統(Data Stream, DS) 」;以及針對太赫茲(THz)技術生醫臨床應用、AI智慧醫療的智慧醫院/精準醫療的整合方案(分別導入新竹馬偕與新光醫院),是接地氣的實績典範。許深福認為,參展有助同業間彼此觀摩學習,瞭解醫院及醫護人員的需求,進而激發研發人員的想象力,發展出更具針對性、更有效益的產品。
他說,醫生、工程師、科學家三強相乘,發揮最大整合綜效,才能令醫院及病患受惠最大化。此語引發回響。許深福指出,「科學家跟醫院接軌,研究更精進的智慧化、分子醫學、免疫系統;工程師完成所需要的工具,這三個領域必須多元增長。」筑波以豐富的無線軟硬體整合經驗,結合半導體晶片、醫學影像演算法、雲端技術、AI、臨床醫生專業、法規驗證與專利技術等,著力於早期病變篩檢系統的精準醫療設備產品研發及生產有成,旋即建立台灣從3C到三醫(醫才、醫技、醫材)的產業鏈轉型平臺與人才培育之目標。許深福希望國內更多3C產業的同行加入,共同打造台灣的產業鏈,「筑波很願意跟大家交流、分享經驗!」
筑波協助衛福部桃園醫院進行智慧化升級,落地經驗將擴大複製到其他醫療機構,甚至延伸至長照服務。許深福指出,台灣半導體及資通產業的優異性為全世界肯定,如果將經驗轉化至醫療方面,加上優秀的醫療人才及完善的健保制度,不止可延長人均壽命,更可促進台灣人的健康與生命品質。筑波設備目前已經進軍歐美、日韓、東南亞,未來願景是希望找到更多醫學人才,融合科學家及醫生的專業知識,以紥實的科學技術做出更好的醫療器材,將「3C到三醫」的經驗複製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