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僅需千分之一瓦能量即可作工的太赫茲細胞應用為例,協助加快病理實驗室的工作流程,包括腫瘤細胞在檢驗室病理分析的染色與很多前置作業,提高病患存活率。

DIGITIMES/醫電整合 蔡騰輝 2020-8-24
筑波醫電董事長許深福分析,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推展力道,可從需求強弱與地區生態著手形塑。符世旻攝
竹北生醫園區不斷擴大,各方好手進駐,共同形塑醫療科技新生態,其中,筑波醫電聚焦太赫茲(THz)技術,協助醫院加速數位轉型、流程改善、細胞影像應用,並且提升效率且驅動不同專業人士與醫學構面的接軌與合作。
加速病理分析 科技醫療細胞判讀
筑波醫電董事長許深福分享,在智慧醫療未來5年的產業發展上,基於全球對於病毒、DNA、RNA測試需求,以及醫院當中既有的X光、MRI判讀需求,還有細胞影像的應用,再再為現在和未來科技、大數據分析,及新式應用創造成長空間。以僅需千分之一瓦能量即可作工的太赫茲細胞應用為例,能夠協助加快病理實驗室的工作流程,包括腫瘤細胞在檢驗室病理分析的染色與很多前置作業,也能提高急性的病患存活率。
醫療產業專業分工,需求零碎與在地化,都讓創新醫療科技服務在商業模式的探尋上,需要比消費性電子產品花上更多時間。許深福坦言,醫療產品必須通過FDA、TFDA認證,與資通訊快速的彈性設計與使用不同,不過也因攸關人命,仍給予謹慎與繁複流程肯定,醫療或是說科技醫療產業的確有一定的進入門檻。
創新服務需要對應創新商業模式
在商業模式的探尋上,需要瞭解產業暨有的運作和營運模式,筑波希望藉由符合ISO13485的優良製造作業規範廠(GMP),與有創新點子的醫師、團隊合作,整合新竹台大醫院、中醫大、馬偕醫院等臨床知識與創意、科學園區的工程技術,讓資金、人才、技術、人體試驗市場到位的情況下,實現醫師的臨床想法與傳承經驗。
隨疫情而來的市場需求,除了可降低醫院感染風險的紅外線感測需求,更重要是後台的數據分析,才能提供管理者有效分析不同月份與季節的人員配置,以及可能需要的超前部署策略有哪些。以區域來看,整合這些體溫感測數據,以美東、日本、中南美洲等疫情嚴峻的地區需求較大。